Page 242 - 唯識藏_20
P. 242
之輩。「斷獄」者,西域別立斷獄之人,求財活命。此有十二,《對法》有十四。此 章〉廣說。 建立,彼自會云:「以無色界麤色無故,略不建立。」 遠分斷。此依有漏定生戒義。〈決擇分〉說色界有,此通無色有。《對法》唯依色界 非無為,如前說善。或果與斷二俱戒體,故雙取之。唯初未至有斷對治,上諸地中成 :斷者即是無為性戒,果是定生律儀。今此解業,既言「果斷」,不言「斷果」,斷 之斷戒也。果即是斷戒,果之斷也,體即定生律儀。三乘通身語,大乘兼意業。有釋 者,依靜慮、無色所修生功德。斷者,即靜慮、無色相應現思,遠防欲界諸犯戒,非 由近住者不能盡壽離惡行、欲行,故別解脫三類建立。」 眾及近事、近住。由出家者盡壽遠離惡行、欲行,由近事者盡壽離惡行、不離欲行
不律儀中,「讒刺 「無漏律儀所攝業」者,謂見諦者由無漏力所得遠離性,即道共戒。如〈表無表 「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」者,靜慮者,色界四靜慮。等至者,四無色。果 「律儀所攝業」等者,別解脫律儀,《對法論》說:「即七眾所受律儀,出家五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① 」者,唯行讒佞
② ,譏刺於他,以求活命,不良之類,恐喝
2
3
3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