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0 - 唯識藏_20
P. 250

、即此曲名穢,汙正法故,汙身心故;即此曲、穢名濁,滓惡法故,溷身心故。皆通  等斷,義亦不定,應如理思。  并菩薩金剛喻定,三業俱離。  離三種。若從初果超取第四果,前八無間思并菩薩見道唯離純黑及雜業,第九無間思  九無間思唯離白白業。此依漸次得果說。若依四靜慮超入見道得第三果,一無間思亦  純黑、雜,雜通二性故,第九無間思離純黑及雜盡,并白白業;離四色、四無色,第

                 五業中,有二復次,合有三釋:一義云:外道善不善業名曲,障佛法直道故;二  此說斷種子。若伏現行,唯除見道,餘一切位皆加加行道,餘義同前。若說離縛  若依《對法》說前三業,二乘次第得果見道,一無間思及漸次離欲前八無間思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勝進解脫,無勝用故除,此說離縛斷,非不生等義。  若加行伏滅,除見餘皆有,唯加行無間,能伏盡能斷。  唯盡純黑雜,金剛皆斷三。此說無間道,對治能斷業。  若超證第三,唯一三皆斷。從初取無學,前八菩薩見,  次第欲十思,九斷純黑雜,後一三俱離,上八唯白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盡。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245   246   247   248   249   250   251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   2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