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4 - 唯識藏_20
P. 254
、緣性;九、分別緣;十、攝諸經。 後隨別釋。一、體;二、門;三、義;四、差別;五、次第;六、難;七、釋詞;八 博脅山」者,舊云毗富羅山,其形狀如非天脅也。 切皆曾為父母等義。前為父母更互作義,此皆為故,是二差別。 ,長夜流轉,不為汝等母父」等者,不易者,難也。難可得諸有情不為汝之母父,一 所,皆受無量生死義。長讀文勢,義道亦遠。「又復說言:我觀世間有情,不易可得 ,汝等從無始來,於此處所,不曾經受無量生死。意顯從無始以來,大地之中一一處 定;五、喻成不定。 吠舍等。 家」者,非剎帝利等種,有勝伎能,敦直可重,名長者家。「非黑非白勝生」者,即
第四、生流轉中有四:一、問;二、略答;三、重徵;四、廣釋。初頌標十門, 「軌範師」者,阿遮利耶也。「親教師」者,鄔波柁耶也,即和尚阿闍梨。「廣 「又復說言:我觀大地,無小處所可得」等者,此意說言:大地之中,無小處所 生不定中有五:一、自他更互不定;二、苦樂不定;三、處處不定;四、佗身不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2
4
4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