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6 - 唯識藏_20
P. 256

現在生、老支中,因識、名  名色。今說諸位本末狹寬,以說相依攝六處等,但言此二乃至衰老,非更無餘。又於  隨轉,餘名色等,次第得生。  亦攝取支。或內愛名愛,外愛名取,義顯所潤行等六支轉名前際有,於現在世,果識  外境起。因此二受,生內外愛,以為能潤。前舉隨業識,攝識等五種;今舉內外愛,  滋潤助伴方生。於前身中,受支有二:一、受異熟受,緣內身生;二、受境界受,緣  不絕,能為現在相續識因。於現在世將生果時,不能自起,要  處,由業招集,當於善惡二趣果生。識隨因轉,名隨業識,既被熏習,乃至前身命終  不離識,總說識名;或舉初生,故唯說識。此識等種,名言熏習,先雖已熏,未知生  說。  」多迷前際,現二異熟,故說此愚不了前際;理實此愚亦迷後際,多迷現因,

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相續果識與名色俱,乃至衰老」等者,若依分位,初七日前名識,七七日前名  「由此隨業識,乃至命終,流轉不絕」者,識等五種,識為最勝,識為報主,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② 色生果相顯,故說其名,非色等支在現在世。九十三中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藉過去內外貪愛現前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51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   255   256   257   258   259   260   2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