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7 - 唯識藏_20
P. 267
地所有無明。然此有三:一、唯發總業;二、唯發別業;三、通發二業。今取初、後 造新業。」《唯識》亦言:「正發業者,唯見所斷,助者不定。」故唯取彼見一處住 發非福行。此二皆唯見道所斷。」《緣起經》說:「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,不 與經說同。煩惱障四中,初一見道斷,後三修道斷。 支佛所不能斷,唯有如來佛菩提智所能斷故。」由此定知,是所知障。《唯識》第九 住地;五、無明住地。前四煩惱障,後一所知障。彼經自說:「無明住地,聲聞、辟 《勝鬘經》說有五住地:一、見一處住地;二、欲愛住地;三、色愛住地;四、有愛 、中、上三自性差別故,說黑闇、愚癡、無明黑闇。 搆,其所治名無見;依修故明證,其所治名無現觀:故云所治差別故,說
《對法論》說:「發業無明有二:一、真實義愚,發福、不動行;二、異熟愚, 此中通說一切無知為支體者,《成唯識》說:「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。」 「依聞、思、修所治差別,說前三」者,由聞故知法,其所治名無知;由思故推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① 「并」,底本作「辨」,今依據磧砂本《瑜伽論記》卷二改作「并」。
2
5
5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