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 - 唯識藏_20
P. 27
易了,觀彼地本論文,有漏七作意皆是此地。論云:「或不清淨故,名不定地。」唯 所有功德。」 摩地俱」,俱即相應攝屬之義。《釋論》又云:「如是二地總攝一切有心、無心定位 所證亦通無為。 上下三地所有諸法為體。論依上下地出三地體,不說無為為三地故。或隨所應,彼地 有為、無為諸法為體,第六意識能遍緣故。有尋等三地皆唯以有為,通有無漏,隨其 通七、八故。此論文略,不取無為,望其五識,無攝屬故,勢疏遠故。意地通以一切 ,有實義釋名,如《釋》。
非三摩呬多地不唯在欲,亦通上二界,唯有漏有為五蘊為性。《釋論》雖言翻前 三摩呬多地通以上二界地有心、無心、有漏及無漏五蘊功德以為體性。論云「三 如是即顯五識身地,隨其所應,有無漏位,通以有漏、無漏五蘊為性,以俱有依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
② 「末」,底本作「未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末」。 ① 「折」,底本作「析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折」。
1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