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0 - 唯識藏_20
P. 360
即是此中諸取蘊滅,不說所執空名無相境也。前說因證彼空,所空、所證空,二俱名 相,一切諸相之所不行。智如前說。」此說前空境中真如空相,諸相不行名無相境, 《顯揚論》說:「無相有二種:一、所知;二、智。所知者,謂即所知空境。由此境 與此同,即以無常及苦,并集四行,名無願行,此以無常、苦果行攝因行故。 境。「心住一緣」,名三摩地。《顯揚》亦言「無願有二:一、所知;二、智」,正 行,空無有情及法我故。我性我用,我體我義,二俱空故,隨其所應,名空無我。 、外空俱能證會;能證會已,便彼果空及觀察空二種圓滿。今此即顯空無我行名為空 內、外二種俱空。「由此力故,心俱證會」者,由希彼果空力,及由觀察空力,於內 惟外空」等者,此說由希彼果空故,思惟外、內二
「謂即於彼諸取蘊滅,思惟寂靜」,是無相境。「心住一緣」,是無相三摩地。 無相三摩地中,初釋行相,後釋彼經。 無願中,「謂於五取蘊,思惟無常,或思惟苦」者,此說三界五取蘊法,名無願 有學者四空差別中,「又修行者」者,謂諸凡聖有學。「由彼果空,或時作意思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3
4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