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6 - 唯識藏_20
P. 356
一切,故不立遍處。佛於彼假名,於此實說故。 境遍,亦名遍處。今諸論中,依極自在已方修遍處,觀無少所有境,非必觀所無識遍 遍,便增彼執,故對彼機,除火遍處。無所有處有觀察時,觀識遍無少分所有,所無 亦說能觀識境遍滿,餘非遍滿,故非遍處。 說假顯形亦遍滿;唯說所依實觸偏滿,不說能依假觸亦遍滿。既說所觀色境空遍滿, 遍滿。能依色中,所依造色遍滿故,能依造色亦遍滿。」唯說能依中實顯色遍滿,不 無二」、「無量」,餘如《顯揚》第四等說。 遍處,一能解了上下及傍無二無量,如是乃至識遍,上下及傍無二無量。此中唯釋「 ,釋遍義,此假勝解作遍想故。
第四、所緣境者,七十二說:「又十遍處由勝處所緣力,應知其相。差別者,此 然《涅槃經》中,第三十一說除火取無所有處所者,事火外道以火為天,說火體 三、癈立者,論自誠說。《瑜伽》又說:「然由所依真如遍滿,能依色非色亦復 二、列名者,謂地、水、火、風、青、黃、赤、白、空處、識處,如經言。謂地 一、釋通名,「於勝解事」者,釋處義,隨應即前解脫等境故。「生遍勝解」者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3
4
4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