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5 - 唯識藏_20
P. 415
依,隨順說一切有部以無覆無記異熟、威儀入於無餘,故此第四獨言非學非無學入於 剛定前諸無漏心;第三者,解脫道後諸無漏心。此前三種攝一切盡。無學身中入無餘 ;三者、無學;四、非學非無學入於涅槃。」第一者,初受生等有漏心;第二者,金 得有餘已便入無餘依。 餘。中般不還生結已盡,起結雖在,其勢微弱,況中有生,其勢但七日,故彼羸劣, 非即入無餘?中般三類,何故隨彼三類得 前。」此依先未離色界欲者說,非定唯爾。〈聲聞地〉中,常廣分別。 名「方便具足」。
《涅槃經》第三十六云:「中般阿那含有四種心:一者、非學非無學;二者、學 答:由餘四般生、起結二俱未盡,生有時長,其勢強故,初得有餘已,非即入無 問:《對法》等說中般有三類,隨彼得果已便般無餘,何故餘四不還得有餘已, 「二、於初靜慮初受生已,得般涅槃」者,《對法論》說:「生色界已,聖道現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① 「得」字下,底本有「五」,今依據磧砂本刪去。
① 有餘已便即入無餘?
4
0
0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