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7 - 唯識藏_20
P. 417

所無故。  利養」為第四,「希望壽命」為第五。五與前同。「此中差別者」下,釋第六障,前  界,故唯說六以成有情。由此初言「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之所依止」。  語故,全無所得」,謂增上戒。「退失一切所有善法」者,即應信不信,應得不得。  六相,非愛事中未得希不合,設合希不住,設住希損減。  第四相;「造作一切法非法行」,是第五相;「於可愛事」乃至「不住損減」,是第  ;「由觸及受」,第三相,依一相說觸及受事;「有如是名」乃至「隨起言說」,是  色等境」,是第二相,其計識為我,名「自性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」者,謂前增五門中,「三愚起三倒」即為三,「規求  「謂四大種、空界、識界」者,色所依謂大種,非色所依謂識界,行動所依謂空  「又有六種最極清淨」等者,即六恒住。  「又於寶學,六種輕蔑」等者,於三寶中應信不信,於三學中應得不得。「由惡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自性事」,底本作「事自性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自性事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差別」,通根、境等中,一一應說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412   413   414   415   416   417   418   419   420   421   4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