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2 - 唯識藏_20
P. 412

,虧止觀。「不能領受」,是惛眠蓋。「忘失」,是掉悔蓋。「不定」,是疑蓋。  有能知,皆疏於我。」  讚我,勿讚餘人;設讚餘人,勿令勝我。法慳者,獨我能知諸經教義,勿令餘知;設  我最勝。施物慳者,我獨取此物,不用與餘人;設與餘,我獨多勝。稱讚慳者,獨稱  餘人;設有餘人,我恒為主。家慳者,獨我有此家,不用餘人入;設有餘人來,於中  若所為得」者,即稱讚慳;「若如是得」者,謂法慳。「住處慳者,獨我住此,不用  是處慳;「若從彼得」者,即是家慳,亦名施主慳;「若所得物」者,即施物慳;「  苦故。其祠祀主雖極自在,自殺馬等以為祠祀,能令自他俱苦非福。

              依見道下分說三結者,不越惡道故,邊見隨身見,見取隨戒取,邪見隨疑生,故  「又有五法,令修行者先毀淨戒」等者,即是五蓋:初二毀淨戒,後三毀多  「五種失利養因行」等者,即《成實論》所說五慳。「若於是處受用利養」,即  增五門中,有二十四門。  「四種語失」者,謂虛誑、離間、麤惡、雜穢。  「謂國王及祠祀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、馬祠祀」者,其諸國王恒懷憂懼討怨敵等,能令自他俱任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

                    ② 聞
   407   408   409   410   411   412   413   414   415   416   4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