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1 - 唯識藏_20
P. 411

」者,謂練根也。然〈菩薩地〉依凡聖差別,與此不同,及至〈聲聞地〉當辨。  ;根本靜慮  樂遲通、樂速通。如次配之。鈍根名遲,利根名速。未至及無色地名苦,定慧一偏故  問,不應開釋;問蘊實法當為有無耶,應捨置記。記謂記別,記別解說  生耶,潤惑盡者,異熟不生,潤惑未盡者,異熟當生;觀其諂意,問請說法,但應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一、樂而非利益」等者,生死饒益名樂,出世饒益名利等,義差別准知。  「復有四清淨道:一、非功用根圓滿」等者,此即四行跡,謂苦遲通、苦速通、  「四死」,如前第五卷解。  「四種攝眾方便」者,即四攝事: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。如次配之。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                   ④ 「慮」,底本作「盧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慮」。  ③ 「說」,底本作「脫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說」。  ② 「問」,底本作「門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問」。  ① 「漏盡及二解脫」,底本作「及二解脫漏盡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改作「漏盡及二解脫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④ 名樂,雙道轉故。雖未至地名有喜樂,未圓滿故,但名為苦。「功用根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故。
              9
   406   407   408   409   410   411   412   413   414   415   4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