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3 - 唯識藏_20
P. 413
同梵行,無有信敬。 者,為三惱故有差別,皆修所斷。故除見取,無疑說癡,阿羅漢斷故。 明增:名「有差別結」。由無差別結,取上分生;由有差別結,不捨上分生。得靜慮 人辨結,名有差別。其靜慮者,即是人故。因愛,掉生;因我慢,餘慢生;因疑,無 疑疑於正道,故於解脫障唯說初三為惡趣因。 說根本三即攝末三,不言
④ ,不越下界故。故但說五為下分結。又由身見不趣解脫,由戒禁取迷正趣邪路,由
「五種不信敬」等者,一、於大師,二、於戒,三、於心,四、於慧,五、於三 五上分結中,「無差別結」者,依界辨結,不依人故,名無差別;餘之三種,依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④ 「癡」,底本作「癈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癡」。 ③ 底本無「三,不言」,今依據磧砂本補上。 ② 「多」,底本作「名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多」。 ① 「主」,底本作「王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主」。
③ 六。癡相通三界,瞋、貪增在欲,唯說貪、恚,即攝愚癡
4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