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1 - 唯識藏_20
P. 421
天、三十三天,居住別故;二、「欲界邊際」建立魔眾;三、「語行邊際」建立梵眾。 」,謂大長者;四、「棄諸世財」,謂諸沙門。此皆佛有,名如來眾。 帝利;二、「世間福田故」,謂婆羅門,以多淨行,共許為福田;三、「用財不由他 。「無染汙心為往善趣」者,往彼為修自他利行故,非過也。 報恩,而輕慢彼。「希求富樂」者,求天人中,外五塵故。「求知聞」者,規名譽故 」者,希異熟,望他報,希二果故是失。「輕慢施」者,恃己富貴,陵蔑故與,或為 施,怖自貧苦。「顧戀施」者,習行先人之業,為報他昔之恩,然非己樂。「未來施
* 八解脫中,「淨、不淨、非二色第一捨勝解,是名第三」者,由淨解脫,有三種 「三因緣故,於天趣中建立四眾名」:一、依「地邊際」建立二眾,謂四大王眾 「四因緣故,於人趣中建立如來四眾」者:一、「最增上故」,謂國王等,即剎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六
③ 「畏」,底本作「異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畏」。 ② 「覓」,底本作「不見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覓」。 ① 「衰」,底本作「哀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衰」。
4
0
0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