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7 - 唯識藏_20
P. 477
次是放逸,後違順分別思惟。 。「此中,惡說法者,無明所覆」下,釋第四句。初三句因,此一句果。初是無明, 覺知。言事唯名戲論所分別故,違順思惟名為塗染,能分別故,能增長故,能隨增故 三言事;二、四言說;三、尋伺。「三種言事」,謂三世法。「四種言說」,謂見聞 ,由有明故」下,釋第二句。「若諸在家異類白衣」下,釋第三句。三戲論者:一、 欣樂,得六種恒住,唯無學法後終盡位;後明異類諸有學者所作眾事。 請頌。初明染汙若因若果;次明能斷諸染因體;次明總別果蘊滅位;次明於二受不生 滅來」下,釋第四答;第五、「若諸有學斯應顯了」下,釋第五答。皆准釋答,不解 下,釋第二答;第三、「又惡說者及在家者」下,釋第三答;第四、
釋第二答中,「又惡說法者」下,釋初句;「如是無明、放逸、戲論」下,釋第 釋初頌中,初釋初句。三種世間,是通世間;二種世間,三中別立。「善說法者 釋文分為五段:「言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① 「言」字上,底本有「欲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十九刪去。
① 世間者」下,釋初答;第二、「又惡說法者,由無明門」
4
6
6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