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8 - 唯識藏_20
P. 518
瑣者,謂總合觀。 ,此中號「所依」;二、所緣;三、心;四、智見清淨。 與外境相似,此文以下,後似前,故言於時時間。 道。 即證因無漏心有影像,果無漏心無影像。雋師義。 漏法執影像,非無漏心無有影像。又無影像義,取此文為證,詳彼文,如彼論。此文
論解五種貪,「一、於內身欲欲 論云「若身若心不平等受,受所攝」者,受所攝,謂同時諸身業語業等。 「或骨或瑣,或復骨瑣 論云「一切麤重悉皆息滅,隨得觸證,所依清淨」等者,此解四清淨:一、身淨 論曰「又彼苾芻於時時間令 論云「若樂通達」者,謂斷欲界欲,又謂入見道;「及樂解脫」以下等,是名修 論云「因果相屬事」者,即此中行因、得果、所作成辨事。 西方既釋有三,此之取義任意其無漏心有影像之解釋。此文超過影像者,此超有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八
② 」,且解:曰骨,謂骨餘處;瑣,謂骨相連處;或復骨
① 心寂靜,於時時衣增上慧」等者,此中,前解定境
③ 欲貪」者,於內身初起欲界微欲,故名欲欲;
5
0
0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