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 - 唯識藏_20
P. 58

卷末當知。   圓故。菩薩亦然。餘翻此,應知。  支節,更何須說。  又彼說餘時一切位煩惱,此說臨命終,亦不相違。  情異生身及不還者生自地,并凡聖相對,潤生勝劣,所有妨難皆如《樞要》。〈決擇  續,不堅著,仍以現行潤。  強故,彼由隨眠力,令生相續。」唯初二果,下界修道、治道未滿,雖能折伏,不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分〉言「一切煩惱皆潤生」者,謂是取支,初起取支故,此是後取支,亦不相違。
              解生文中,大分為二:初別明生因生相,後第二卷中重復聊簡。初文又二:初明  第八、上下捨相中,「當知後識唯心處捨」者,腹中初生不淨成心,故最後捨。  第七、死名別中,得聖名「清淨解脫」,得無漏,離障縛故。或唯阿羅漢,證寂  第六、根沒頓漸者,具根、缺根別故。  第五、解支節中,「除天、那落迦」者,化生頓死故。又天唯善業果,地獄恒解  〈決擇〉總言見聖諦者,以隨眠潤,勝異生故,相對辨故,實通現行。其無想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