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6 - 唯識藏_22
P. 246
亂、顛倒、掉、惛沈、放逸、無恥不寂靜性。」 惡業而轉。彼論釋之:「由此生故,身心相續不寂靜轉,是煩惱相。此復有六,謂散 違。「不寂靜行相續轉」者,基云:前是現行,此種子。今解:由煩惱起故,於相續 者,一一法體不寂靜相,對非煩惱名自性,彼以遍煩惱故名共相,所望義別,亦不相 中,初列九門,次依門釋。 ,修六現觀。前中復二:初、開三章,謂煩惱、業、生三種雜染;二、依章釋。煩惱 觀察彼計起因緣。「由正道理推逐觀察」者,破中以理推徵,觀察彼計,皆不應理也。 逐觀察是第二門。僧玄師云:「由二種門發起觀察」者,謂由敘計中教理二門,而致
「自性」者,煩惱體。《對法》第六說:「不寂靜是諸煩惱共相。」今云「自」 「復次,云何雜染」至「是名略說煩惱自性」。 地中五門,前四門訖。自下第五、雜染等起中分二:初明三雜染;後明斷三雜染 下第三、結成前破中,景師解云:「由二種門發起觀察」,由正道理是一門,推 「如是十六」至「皆不應理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八
2
3
3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