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6 - 唯識藏_22
P. 356

及依善愛而捨餘愛」者,善法欲類,名希求解脫愛;及一切善愛厭捨貪愛者,非順愛  果者,略故;行第二句,不說有覆無記識亦爾。「或有是愛非受為緣,謂希求解脫,  二破常住緣生,第三顯勢用緣生,第四破不平等緣生,他作我受果失。  不隨一法為緣故,一切果生,以諸法功能差別故,作如是說。或第一破作用緣生,第  少所生法而得成立;後二顯勢用生義,謂第三雖復諸法無作,第四雖復諸法無常,然  實作用能生果法,故言「由未斷緣,餘得生義」;二、顯無常緣生,非無生法為因,  死緣,不相違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、四句等分別中,非必是支,汎說彼故。無明第一句,不說有覆無記別報業  「問:若法無明」至「種種熱惱」。  第十、釋經「此有故彼有」等句。初顯無作緣生,唯由有緣,果法得有,非緣有  「問:云何說言」至「餘得生義故」。  辨為緣寬狹中三:初明遠近緣義;二、明後非前緣;三、結之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351   352   353   354   355   356   357   358   359   360   3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