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9 - 唯識藏_22
P. 359
,由意思行,起身語行;由意思有,彼身語有。此別舉有,以顯不有。言「彼無故, 已作未斷,由此不有,故識不有。言「又由意行者故,起身語行,由此有故彼有」者 故,彼現行無明滅;現行無明滅故,行滅。 。此三皆纏,初纏是總,後二是別,故發此現行之隨眠無明有三。由此三隨眠無明滅 何故發行即滅? 彼發行別無明滅,彼滅故行滅。此釋通說發一切行之無明。不爾者,潤生無明未滅, 纏、隨眠,總別合論,故名三種。發起之體,相應、不共,即四為三。此三總滅故, 無明。又行當有支,無明當愛、取,故此通說。又此三種,發起為總,此中有二,謂 二俱現行,所熏成種,名隨眠無明。由發行無明以一切無明為根本故,此中通說潤生 順《緣起經》。 、纏、隨眠無明」者,即三
行中,景云:「諸行於自相續中已作已滅,及未起對治」者,此舉諸行於自身中 又有三種發起纏之隨眠無明:一、能發起纏;二、能發起相應;三、能發起不共 基師云:發起,謂發業無明,此通相應、不共;纏,謂潤生無明,多唯相應。此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二
3
4
4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