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2 - 唯識藏_22
P. 362

故,即識等五,三相位別,名生等故。」下品名愛,上品名取,故皆是實。  或是邪見五現涅槃論。此五過患,謂起四見,唯除戒取。  見及邪見故,第五即於此見猛利堅執,取之為勝,怖畏涅槃,現在不得,即是見取,  我見為本;因此所起三際斷常并邪見為三;六十二見中,隨其所應,緣於三際起常斷  後際見;四、起前後際見;五、於彼見猛利堅執,有取有怖,不般涅槃。基云:一、  與流轉為違害緣,又非順益,故亦不攝也。違流轉義,如《緣起經》。  。自業所作門,正似自性緣生。一全,即是愛非愛道。雖復解脫分善等名清淨門,而  身,受用境故;三、愛非愛道緣生,即十二支。其內識生門依根緣境,正似受用緣生

                 十七、假實門。「九實三假」者,謂後三。《成唯識》云:「已潤六支,合為有  「復次,是十二支」至「非實有?謂餘」。  十六、辨過患勝利。「五過患」者,景云:一、起我見;二、起前際見;三、起  「問:不如實知」至「亦有五種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357   358   359   360   361   362   363   364   365   366   3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