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8 - 唯識藏_22
P. 398
靜慮得。第四靜慮中,慈悲即是四受出離。 是慈觀,後害出離即是悲觀。此三出離即是憂、苦、喜、樂四根出離,以慈悲通在四 釋經。 五地。 等,而取所縛捨根名現纏,非滅此現纏也。又此捨根實通九地,今約唯捨之地,故說 受而無種子。 漏捨假名現纏,在定猶起,非彼諸受為煩惱染得有隨眠。即此隨眠說名麤重,非無漏
「由色出離,即是說第四靜慮捨根出離」者,此得空處定,離色界欲故,即是第 「由欲、恚、害出離,即說乃至樂根出離」者,初欲出離即不淨觀,次恚出離即 「復次,此五根出離,無相」至「說此界故」。 第二、與五順 有釋:「非滅現纏」者,非滅相應緣縛煩惱所縛捨根之體也。謂此舉能相應煩惱 基云:有漏捨種子為煩惱縛,假名隨眠,名為麤重,入此定中說之為斷。現行無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三
① 出離界展轉相攝文有三:初、牒釋出離言;次、釋妨難;三、雜
3
8
8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