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0 - 唯識藏_22
P. 400
心妙住道,名為善逝。 也。後十五句中,作意趣入等四,一一翻前,文相可解。 行道是觀察作意故。準此,後文正斷道中釋「其心善逝云何?謂住加行究竟作意故」 」者,釋「等隨念欲」。「猛利功用作意」者,釋「猛利見者」。 謂猛利見者;次十二句,別釋其觀。 不起,如紅蓮華,水滴不著,故說五觀名順出離。初十三句中,初一句是總標其人, 相違」下十五句,正離欲道。此經意顯由前加行後離欲道,阿羅漢身染愛不行,眾惑
「謂住加行究竟作意」者,是離無色染加行究竟作意。此時正斷諸惑,當得究竟 基云:今說阿羅漢究竟離三界欲,作五種觀故。謂離無色染加行究竟作意,前加 問:何故文但言觀察作意,而不說了相作意等耶? 「云何於諸欲」下,別釋十二句中,初八句不著欲觀,後四句厭於欲觀。 初中,「謂由觀察作意」者,於七作意中是觀察作意,此言是總。「於勝事作意 「云何猛利見者等」下,釋經中有二十八句。初十三句,離欲方便道;後「與此 「云何猛利」至「水滴不著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三
3
8
8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