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9 - 唯識藏_22
P. 469
通有頂故。 即是空處定也。「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」者,此依明利斷惑無漏,非遊觀者, 眾苦,故言修悲極於空處。更有一釋言:所依者,色身也;無有苦及苦所依之處者, 無因色所生斷壞等苦,修悲心者念苦眾生令到無苦及所依處,所依處是空處定,無有 說。 修四無量。若諸菩薩、廣慧聲聞,依無色心了一切法,修四無量,理雖不遮,未見誠 依色四靜慮,行相寬故。慈憶念第三定,悲憶念空處等,而修習之,非入空處等定, 雜處」者,喻四無量,眾善所集。
「如是一切」至「覺分俱行」。 言「以修悲者樂欲拔苦,無色界中遠離眾苦,斷壞等苦,彼都無故」者,空處都 「問:經言」已下,第二、問答因釋別經中,此說四無量,三乘、外道通修,唯 「問:如經言」至「捨定,為最第一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六
4
5
5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