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6 - 唯識藏_22
P. 476
為喻。「銅器、蚌蛤器者,喻為離欲生喜樂故,教授教誡」者,沐浴時,以銅器等盛 餘五句,可通有故。由此後諸支中更無法說,但釋喻說有異。 同,餘可通有。定生喜樂、已離喜樂、清淨靜慮,是四靜慮差別性故,如前已釋。由 中離生喜樂喻說,通喻四靜慮相及喻第五。基云:法中「離生喜樂」一句,諸靜慮不 相為因,能壞裂五陰。觀五陰空,故名觀相。能泥洹故,名為聖。」 、樂別為一支;第四禪中,清淨心為第三支。依三支,能生明相、觀相;是明相與觀 樂、清淨心、明相、觀相。喜
「譬如黠慧能沐浴人,或彼弟子」等者,西方沐浴,有容沐浴人師及弟子,故以 別引五支經釋中,釋初支有十六句,初六句是法說,次十句喻說。中辨彼說靜慮 「復次,云何聖五支」至「是此中總義」。 文分為三:初、標五支總為引經;二、別引五支經釋;三、問答五支定相。 今此論文,四靜慮中諸賢聖定各一為四;審觀安立斷除結縛所有聖定為第五支。 第八、「聖五支三摩地」者,若依《成實論》,云:「經說聖五支三昧,謂喜、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六
① 是初禪、二禪,喜相同故,名為一支;第三禪以離喜
4
6
6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