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26 - 唯識藏_22
P. 526
故」者,三惡趣、八無暇,名不淨生處。三淨業,名超彼因。 行相。此依有漏三慧位定釋。 所行相,故名「行相」。此通無漏等持義釋,無分別智無行相故。或行解相狀,故名 也。又聞、思、修相應等持,能生無漏真智見故。「行」謂能緣,「相」謂境體,行 初是聞、思慧,第二、修慧,世間三慧相應定也;第三、超度者,無
「三牟尼業」者,即三善業。 「又有三種牟尼」至「及無漏心」。 對治外道以水除垢。辨「三淨業」者,則身語意三淨業也。言「不淨生處超越因 「又有三淨」至「超越因故」。 「三種心一境性」,如其次第,即初習業、已習行、已超度三種作意相應定。又 「又略有三種心」至「正教正誡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八
5
① 分別智相應定 1
1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