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同《婆沙》。 二、聞法;三、如理思;四、隨法行。此中總說名果支,下增四中說明四證預流支,
三言說所依為絕相,不可言說,非如三世有為有生滅等種種差別,故能生說。 又有三種諸行言說所依處,所謂去、來、今。 三高舉中,「預流果支」者,若依《婆沙》,預流果支有四種法:一、近善友; 「又有三種心高舉」至「三、果正現前」。 三衰退,謂異生有學以說未究竟聖,故知有學皆有三退,謂有病、老及死退。 「又有三種未究竟」至「非諸異生」。 三無明中皆言「前際」者,發業無明名為前際,潤生無明名後際故。 「又有三種無明蘊」至「當來自體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八
5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