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7 - 唯識藏_22
P. 537
大分多是佛說,第三雖有佛說,然多是聖弟子說,故此文中略不舉也。 者,謂練根也。然〈菩薩地〉依凡聖差別,與此不同,及至〈聲聞地〉當辨。 ;根本靜慮名樂,雙道轉故。雖未至地名有喜樂,未圓滿故,但名為苦。「功用根」 樂遲通、樂速通。如次配之。鈍根名遲,利根名速。未至及無色地名苦,定慧一偏故
「又有四種諸有情類」至「二世俱樂」。 四清淨道中,如《婆沙》說。對法名正法,調伏名毗尼。今此不舉對法者,前二 「又有四清」至「能斷前三業」。 「復有四清淨道:一、非功用根圓滿」等者,此即四行跡,謂苦遲通、苦速通、 「復有四清」至「用根圓滿」。 「四死」,如前第五卷解。 「又彼彼處」至「所有有情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八
5
2
2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