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5 - 唯識藏_22
P. 585
其相;若不得者,因五相中並說果相應知其相。亦可〈有尋伺地〉廣辨因果文名為思 後決擇名思果。備云:難解思果,將問三藏,三藏云:若不見得,論廣說果相處應知 遠近加行故,不同《對法》,前能寂靜道是無間道故。 學道皆名道諦」,此說還因唯攝前四。又釋:此中資糧、方便皆無漏道,是無間道前 能辦涅槃現行無漏道故。《對法》第八 糧,即資糧道;并其方便,即加行道。「能生」者,謂彼道能生種。「能辦」者,謂 糧道并遠方便道,能為助伴,能生聖道,能辦涅槃,相從亦名還滅因。基云:及彼資 漏道。「此無漏道能般涅槃,能趣菩提,及彼資糧,并其方便」等者,景云:謂近資 煩惱斷,斷界及無欲界。此舉滅諦。「所有一切能寂靜道」,謂能寂靜前二還滅諸無
「若廣分別,如思因果中,應知其相」者,景云:指修所成地名為修果,亦可指 還滅因中,「諸行還滅」者,有漏三性行滅,滅界也。「雜染還滅」者,見、修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二十
① 「八」,底本作「九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八改作「八」。
① 說「若資糧道、若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及無
5
7
7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