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應施與;若自未解,須有尋讀,不應施與。 不施」下,問答重釋行施方便。 薩行施,非是登地。第二、明法施中,初、約經卷等辨施不施;二、「云何菩薩方便 以言觸悟也。 令慳貪者,慳貪類也。第四番中云「尚掩其過,不令他知,況觸於彼」者,況復現前
初、辨用經卷施及不施。謂有佛法同學求於經卷,菩薩自量若於此經已辨其義, 「又諸菩薩終不口授」至「寫而施與之」。 前中有二: 下明現無財施中,文分為二:初正辨現無財寶,增惠行施;後判位是地前假名菩 「又諸菩薩若現無有」至「無盡財寶」。 上明現有財施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一
1
2
2
0
0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