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11 - 唯識藏_23
P. 611
不 舊論第六名「一切施」。七、「一切物施」者,謂有物皆捨。八、「一切處施」,謂 」者,三時歡喜也。五、「田器施」者,施四邊道,淨福田也。六、「非田器施」, 者,不觀受者,凡聖乞求皆空故,《善戒經》云:「不觀福田、非福田。」「歡喜施 為四。前二約財分二,後約施境為二。 友、大臣為四。今依新論,自財為一,化他得財為二,施親屬父母等為三,施來求者
① 簡處所。九、「一切時施」者,謂不簡時節。十、「無罪施」者,謂非法財物所 一切種施中,有十三相:一、「無依施」者,謂不依名聞果報。二、「廣大施」 「云何菩薩一切種施」至「一切種施」。 善士施有五相,可知。 「云何菩薩善士」至「名善士施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一
① 「不」,底本作「所」,今依據後文改作「不」。
1
2
2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