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5 - 唯識藏_24
P. 435
如善心;乃至無記心起,餘二性心定應同起,以有因故,如無記心。此上二句,即當 心無三性並生,故作此難。應立量云:善心起時,餘二性心相應俱起,以有因故,猶 非大乘中本無種子。勝軍論師義,以此文即本無無漏種子。 自身聖道應常不生,以無因故,如芽無種不生。基云:此難無漏種本無,彼就外宗, 既未得彼無漏聖道,既無聖道生因之得,如此聖道應常不生,以無因故。應立量云: 語,如現行亦名成就,下云三 能,名不成就。此中偏約生果功能,故不成就;據其體有,亦名成就。此據種子增勝 一、體成就,若已離欲,以有體故,亦名成就;二、功能成就,如已離欲,無生果功
「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」乃至「應頓現行」者,景云:以小乘宗六識不並,一識 「若從先來未得此法,此既無有生因之得,應常不生」等者,景云:且如凡夫,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四
③ 底本無「三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十三補上。 ② 「損」,底本作「攝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損」。 ① 「謂輪王」,底本作「於出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謂輪王」。
③ 種中有自在,此文據勝。
1
6
6
6
6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