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8 - 唯識藏_24
P. 518

無記者,彼地即無。即通三乘、凡夫語,不約不可思議,故言「亦爾」。  若爾,即是學心等攝,相似變化心等,故名變化心,如通果心無記者。發異熟、威儀  。有菩薩依彼定起行住,如八地已上菩薩等,何妨亦有威儀心?此並是善,是無漏。  :以此證知無色界有變化、威儀心。如無色界定心,於一切色得大自在,亦有變化心  。上界同無者,此中論如《顯揚》第十八云「無色除變化、威儀」,故知此略。有云  何令見?以為麤種類故,所以令見。  界種類色,令欲界人下眼能見。此欲界種類色,色界見變,仍色界繫,還是細法,云  是色界繫。若爾,下地麤眼云何能見上地細色?義曰:上地色為根本,於上別變為欲  爾,四禪慮等於欲界化,化為人等諸種種事,此所變色是何界繫?

              重辨十對中云有三品:一、「未發趣定品」,謂欲界未求定人。二、「雖已發趣  「初異相心」至「異相差別」。  測云:威儀、變化通無色界故,名二十心,論不簡故。  無色界無身,亦無威儀。論云「如色界無工巧」,不言威儀、變化者,此略不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六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513   514   515   516   517   518   519   520   521   522   5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