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0 - 唯識藏_24
P. 580
中慧眼,此是彼五眼中法眼,聖者以慧為導首,故言聖慧眼也。 眼能見闇障色,故云一眼。「聖慧眼,一切種色皆是所行」者,基云:此中即非五眼 前。基云:謂蝙蝠、鵂鶹等眼根中有障,如頗胝迦中亦見物等,以明故等。測云:天 ,皆名現前」,隨三乘、凡夫眼耳境,見聞遠近勢力及處,即名現前,亦能遠見。 〉第三,有障有四種,與耳等根不同多少。「在可行處」等者,雖復說言「若近若遠 即知若合亦名現前。肉眼若合不明現前,闇亦應爾,合有霧故。有障非遠,如〈本地 眼境,次耳,後餘三根。 ,先問後答。答中有三:初約五根辨境現前,次約天眼,後約慧眼。初中復三:初明
① 有是業性,故有作用;香、味、觸性
次對六辨差別中,「由三自性」者,色等五塵不出三性:善、惡、無記。色、聲 「又於一眼雖闇障色,亦名現前」者,景云:一眼翳障色,對無翳障眼,亦名現 初中,肉眼即言「非合非闇境,名現前」,天眼即言「若明若闇,皆名現前」, 次釋境界現不現前。於中,初正辨境界現前,次對六所行辨差別,後結之。初中 「云何色等境界」至「境界現前差別應知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八
* 非是業,皆無作用。
1
8
8
0
0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