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6 - 唯識藏_24
P. 586
,求於解脫,即障解脫分善。「於得出離喜樂」者,煖等善根在於定起,喜樂相應, 妨修聖道,名為「業縛」。「又於三處」乃至「謂出離心」者,樂著生死,障厭離心 煩惱是第三,故通三界。 如《勝鬘經》中同。 熱癰自性,是行苦觀。 以熱灰塗,更加其苦,名苦苦觀;如毒熱癰,以冷藥塗,少生微樂,名壞苦觀;如毒 不安,彼行成苦,故云也。下明觀苦「如毒熱癰」等者,〈尋伺地〉說,如毒熱癰,
第五、明縛。景云:煩惱種子隨逐繫縛,名「心煩惱縛」。樂營衣鉢種種事業, 「問:何等名為心煩惱縛」至「總合為四」。 第四、明三染惱。初謂不善業;二謂憂苦,惟下界故,若據果者,唯苦無憂;諸 「復有三種」至「通三界繫」。 基云:此中「說心生時,自性清淨」者,此據非自性染名清淨,非無漏故清淨,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九
1
8
8
1
1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