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1 - 唯識藏_24
P. 591
九門。 分別解釋。於中,初束四蘊以為三性。 此文證第四禪中,捨受映正知支,不立為支也。 惱於煩惱為助伴,故云互相對。又受與無明皆能為受、煩惱與助伴,故二相對說。以 相對。基云:謂由與諸受為助伴是捨受,一切煩惱為助伴是無明,受於受為助伴,煩 」者,景云:捨受通與一切諸受煩惱相應,無明亦爾,通與一切煩惱相應,義齊所以 明;四、明對無明;五、明對涅槃。言「答:由與諸受、一切煩惱皆為助伴互相對故
「謂一切無差別」者,四蘊皆通三性,無有差別。有通不通者,次舉一頌,列出 「云何建立四」至「謂一切無差別」。 上來十門雜決擇彼四蘊名竟。自下第二、總以三性攝四無色以之為章,歷於九門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九
① 「有所」,底本作「所有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十四改作「有所」。
1
8
8
1
1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