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8 - 唯識藏_24
P. 598
門,此中貪、瞋相返不相應。貪許慢、見相應,彼論同之。此論瞋與慢、見相應,《 ,彼論據後時。此論據麤相,所以不相應;彼論據細相,所以得相應。彼論據真實理 與疑相應。此中非一切者,此據多分;彼據久疑不已生瞋,瞋與疑相應。此論約初時 與貪、慢、見相應」,不言瞋不與疑。又解瞋已,云「如瞋,疑亦爾」,故知彼文瞋 境,六是疑境。此六煩惱如餘論文,即非此次第。 於下謂勝,於勝謂等;慢過慢、不如慢,唯緣上境。此中且依一相舉七慢境。五是見 ,我慢所緣;「得未得顛倒」者,邪慢;「功德顛倒」者,增上慢。道理七中初慢, 二、名過慢,緣等境生;三、慢過慢,四、不如慢,同緣上境起;「各別五取蘊」者 境,二是瞋所緣,三是無明所緣,四是慢所緣。慢有七種:一、直名慢,緣
相應中,「無明與一切相應,疑都無」等者,基師等云:如《對法》第六「瞋不 「問: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」至「別有心所性」。 本惑依處中,先約所緣境明惑依處有其六種,後屬當依處。前中,一是貪所緣順 「復次,諸染污法」至「五、見;六、疑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九
1
8
8
2
2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