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08 - 唯識藏_24
P. 608

者,無有別體,即就本惑起時,義說隨惑。如彼瞋起時,義說忿、恨、惱、嫉、害等  ,又說無慚、無愧與一切不善心相應,不信等六與一切染汙心相應故。二、說隨惑假  ,別從種生,從種生已,即別熏種。何以得知?以說隨煩惱中得有獨頭起、相應起故  之。  現別起,乃至餘一切如所應。此等如五十八「十  是說癡分。  俱故說五法,其實未必并生。此六文為定,餘十、五者,各據別義。此會為勝。  未必并生,所障定慧同時沈、掉說俱時起,所翻善法既并不信等三法說俱所障,所翻  、念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假實中,景云:汎論假實,說有二塗:一者、據是根本煩惱分說為假,然各有體  「復次,隨煩惱幾世俗有」至「皆如煩惱應知」。  「餘不相應」者,如前忿、恨緣共住事生起,豈不相應耶?義曰:事境同,然過  「睡眠、惡作,與三性相應」者,此通三性故,是癡分者,纏中說故,唯不善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、沈、掉四法既不得齊生,故此據云唯六為勝,要必并生故。《雜集》亦爾,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五十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二處起隨煩惱」等。此文大別,勘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603   604   605   606   607   608   609   610   611   612   6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