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4 - 唯識藏_24
P. 84

」,即住天者;「最後有」,即已下生身。  地已上,名熾然、無動;第十地,名清淨。「到究竟地」,即第十地;「或繫屬一生  四地已上,釋之。第三、由三因緣,施等清淨,謂由熾然故,無動轉故,清淨故。初  行;三、普於一切時修。「由四相成無染」,測師以四相如次配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  。二、由廣大、無雜染二因緣故,最勝。廣大復  義別。  勝說;次、明六度四攝現行最勝及以清淨三種因緣;第三、明六度四攝後八門中得果  中分三:初、明六度四攝自利利他作業差別,謂六度自成佛法,四攝成熟有情,此就

              就第三、明得果別,初明得佛果,後明得菩薩  「此中所有一切施」至「可愛無罪勝果」。  就第二文中,初總標,次別釋,後結。釋中,初、由身語意三種因緣,施等現行  「如是已說多種施、戒」至「三因緣故,應知清淨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三:一、普為眾生;二、普緣
            ③ 因中果。但明後八門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④ 得八果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眾
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   84   85   86   87   88   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