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1 - 唯識藏_25
P. 111
五」者,謂五受根,從觸生受故。「策勵為緣八」者,信等五、三無漏根。 」者,謂意根。景云:意根是識,與名色互為緣故。基云:六處第六故。「觸為緣有 一力,能生第五。基云:別配亦得。 因果,因果相屬,俱名防護不善心。俱應為彼因果相也。 文也。 捨相;餘名捨具。
初、明為緣感得。「先煩惱業感得八」者,七色根及命根。「名色為緣?答:一 「問:幾根先」至「答:八」。 第三、辨證得中,分為十三段。 下結前五種,總有五力生五吉祥。前四種力總能生起四種吉祥,不別配屬;第五 五、解不放逸。修諸善法,有因有果,因果相屬,俱名修善相。防護不善心亦有 四、解賢善行。「無顛倒違負」者,謂詐取他物,執為己有,名為顛倒。今無此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四
1
9
9
7
7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