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3 - 唯識藏_25
P. 163
知簡修,而是滅、道下貪等。 等,恐濫修道貪等。前苦、集即出所緣諦名已,此是滅、道有漏緣惑,但言見斷,即 ?亦是緣見門收,然是總門故。若如前說,何以言見斷等者?此簡修道貪。若但言貪 ,見惑餘門別分別故。此中云見斷諸惑,以簡修斷。若爾,滅、道下有漏緣何處門攝 似本質,故云緣名。此為一釋。 故爾,未必正緣名起。又名者,四蘊名。若但相分,是己之四蘊,緣此四蘊起惑,非 下不同分界,是緣名境,但聞彼名而起煩惱故。若見彼體,即不能起惑,彼非惑境故。 不緣戒生,故知此文等多分為論,故知前云「十煩惱展轉相緣」。其無漏緣及苦、集 緣見生故,疑之一法,無緣見生。今但總言緣見為境。此中,有見取不緣見生,戒取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 又解:緣見境中,但是見道對修道,皆是緣見生滅,除疑一。此緣名一門總分別 答:下二界緣名,後生無色,前方便緣名故,彼所起無漏緣等亦名緣名。串習力 問:如下二界有名可緣,無色界中如何爾耶?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
2
0
0
2
2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