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6 - 唯識藏_25
P. 186
八麤重,如前〈本地〉。 五遍行家麤重。《顯揚》十 現種。景云:初三即舉一切煩惱業報麤重,次三即唯舉三障麤重。「遍行麤重」者, 新熏種;第二、護月云前三約種,後三約現;第三、勝軍云前三無始已來熏成,後三 不安穩名麤重。 猶起。基云:此中約性麤重說,此麤重亦名隨眠,是煩惱性故,故言體名隨眠,非約 者,謂欲界具三苦,色界二苦,無色但一,八地已上名自在菩薩。 纏是能熏果,與能熏纏俱名覺悟。「不覺悟」者,謂不與現行纏俱。「能生多苦」等 道時,即無惑種,故無聖者具縛,不同小論。「覺悟隨眠」者,謂纏果與纏俱轉者, 「不隨增」者,謂生自地,他界隨眠不數熏故不增。「不具分」者,大乘道理,無間
次問答辨十八麤重。前六麤重,西方三說:第一、護法云前三約法爾種,後三約 次明麤重。初問答辨煩惱品麤重望現行五蘊當言異,以彼羅漢已斷麤重,而諸行 「問:如說麤重」至「如是麤重,如前應知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六
① 九中即明二十種麤重,加所知障麤重、定障麤重。此十
2
0
0
4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