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 - 唯識藏_25
P. 32
眼不為界。又略不論同本識中為種子,生彼最後眼根,以若有種子,則最後眼是眼, 眼不能生後,非種子義,不名為界。亦應言學人從下二界命終,生無色界時,最後捨 五根界,應受識即六塵界,正受識即六識界,是故十八界皆是實有。 並實有。 意界開六識,總為意界。謂初通小乘等世俗道理;若大乘,自有七 界,下文云「六為一故」,以六識無間滅為一意;十二者,下文云「一為六故」,謂 ,體但是一。今約世俗安立道理,故說「六為一,一為六」等。基云:十七者,除意 了別之外,無別意界故;若十二為實,則六識是假,以離生後意界之外,無別六識故
三、約四句分別。景云:「有眼非界,謂羅漢最後眼」者,此據臨入無餘最後念 「問;若有眼亦眼界」至「唯界非聲」。 今按《攝論》十一識中,受者識、身者識名為意界,即是賴耶及末那識,身識即 二、明假實。「或十七,或十二」等者,景云:若十七為實,意界是假,離六識 「問:此十八界幾是實」至「安立道理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二
① 八以為意界,體 1
8
8
9
9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