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 - 唯識藏_25
P. 35

成就;二不成等。  四句,謂眼不變為色時,是得眼不得色;無眼者唯有第八相色故,得色不得眼;二俱  以為證種生現行不同時文,今以現行眼為界,勝故無過。亦應外塵中作得眼不得色等  道用。彼位惑種雖無前用,而有後用,是故不捨。  上菩薩所有煩惱種子,以無用故,不成就耶?解云:種有二用:一、生果用;二、障  未生眼種並非有耶?答:無復生果故,始生無色,便捨種子。問:若爾,亦可八地已  即捨不成。  ,次第即起菩薩無漏。一義、地前即起菩薩無漏,修大乘行,二乘無漏種發大心時,  ,然即舊種已捨,故應生耶?三藏二解:一義、此文要入初地時,前念先捨劣無漏種  種已捨,故不名眼界。問:若爾,迴小向大畢竟不起二乘無漏,爾時未得起發時無漏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問:此十八界幾是同分」至「如色等說」。  基云:如《對法》第二卷有二諍釋,種與現行皆名界故,所以會釋此文。勝軍師  二說:但捨生現行功能。測師:問:無色、不還若許無種義,何故已生眼種子、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