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 - 唯識藏_25
P. 37
後名意界,則不合能取。 、舌、身識及同緣意識生後名意界,則合能取;眼、耳二識及同緣意識及獨頭意識生 意識,名不合能取。以說六識即說意義,若別說意根界者,六識生後皆名意界。如鼻 別體故不說。若意識界與三識並起同緣,名合能取;若與眼、耳二識俱起同緣、獨頭 ,色等五界及法界中少分無所緣法,非能取。 、身三根及彼三識。「四不合能取」者,眼耳二根、二識。「五及一少分非能取」者 塵為同分等。 分別,如五根。其法界中,心所約一一自實塵,如何名同分?今取共依一根,取本識
「一界若合、不合,二俱能取」者,此中應言二界,謂意界及意識界,以意界無 五、明諸界取境不同。於中分三,初辨合離。景云:言「六合能取」者,鼻、舌 「問:幾界合而能取」至「少分獨能取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二
① 「其必」,底本作「共心」,今依據大正本改作「其必」。
1
8
8
9
9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