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 - 唯識藏_25
P. 44
八界中,依六根,緣六境,六識得生,故先六根,次說六境,後說六識,故云三種。 有次第,謂色聲等。「俱依」是識,識俱依彼根境而生,隨根彼境,立有次第。於十 ,識流可得。若無現根,根唯有種,無餘。 ,故知有根識生,不由識有根有。 流者,流類。如識具三種成就,根若缺者,唯有種子成就,其識流類根缺不缺俱可得 根或缺不缺。故知若有根種,必生現有識種;生識自有識種,根種未必生根。又云: 若缺不缺俱可得」者,謂根種被損,不能生現行;識種不被損,其識種一切時流,而 非常故得見;無作用法 勝,立見者等。實義唯於見等說見者等,見聞等外無別見聞等者。
七、三種中,「所依」即是六根,根有次第,謂眼為先等。「境界」即六境,云 「問:此十八界幾種次第」至「故次第宣說」。 測云:五識有三種:一、種子成就;二、現行成就;三、自在成就。故說無五根 基云:言「諸法自性眾緣生故,剎那滅故,無作用故」者,初非自然生故見;次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二
① ,破吠世師等作用故,不能實見。言「或有識流,非眼等根
1
9
9
0
0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