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 - 唯識藏_25
P. 45
遠速明,或隨處次第。」廣釋如彼。 次第,一、取境次第,二、依處次第,故彼頌云:「前五境唯現,四境唯所造,餘用 業;受段食時,先嗅香氣,次嘗味,後覺觸等。六、約業廣狹以辨。按《俱舍》有二 末堪莊眉眼,此方無此石,故存本也。五、依作業、習欲次第,謂先見身業,次聞語 多喜樂眼見諸色等故。四、約嚴飾辨。「安繕那」是西國藥石名,其石作青黑色,其 說眼等,如經說云根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及意。基云:情所喜樂,立此次第,又情 、隨世俗事轉,說彼次第。三、約喜樂差別以辨次第。景云:謂隨諸佛菩薩喜樂,先 以。前中,一、約所緣多少辨先後,謂眼所見多故先說,耳於所聞聲狹故次說等。二 「所以者何」下,釋俱依義。
下總明意根在後,如文。頌攝云「二作業」,即第五、六句。 六種中,先長行辨,後以頌攝。前中,先約六因辨五根次第,後總明意根在後所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二
① 「法」字下,底本有「作用法」,今依據磧砂本《瑜伽論略纂》卷十五刪去。
1
9
9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