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6 - 唯識藏_25
P. 66
,十方處,或三界處;「無位」者,三世位。 初成辦門,外所不攝者,今顯示令一切種差別皆攝盡也,即後三門是。言「無處」者 說者,眼根能見,成辦自事,在彼不能聞聲、嗅香等外,故名餘差別相。基云:謂唯 彼聞聲、嗅香等用不能成辦,故名彼不攝。此返業也。除彼已外,餘見色事,我今當 謂依初成辨門,彼餘三門所不攝義即說成辦,名「餘差別,我今當說」。且如眼根望 諸法是處非處差別門義故。今說此第三門義。 義;第三、合結。前中,初開四門,後依門辨。
後次第解釋四門。辦初門中云「謂依初成辦門,彼所不攝餘差別相」者,景云: 「云何一切種差別」至「初處非處門差別之相」。 於中,初問答總說四門之意。「為欲示現遍一切種差別門故」者,為欲顯示遍於 「問:應以幾門」至「一切種差別門故」。 前二可解。第三、解釋門中有三:初、依成等四分別門義;次、依四道理分別門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三
1
9
9
2
2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