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4 - 唯識藏_28
P. 174
有不苦樂,非障,說清淨。若非障,何故不說正知?故知不苦樂是障。雖有羸劣,第 所應,彼差別應知。」此與《大論》六十三文同。 禪雖離尋伺貪,未離喜貪。第四禪中,即此捨念極善清淨顯了。是故於諸靜慮,如其 第三禪中,彼心所有少分煩惱皆遠離故,顯彼自相。初禪雖離欲貪,未離喜貪。第二 第二靜慮中,有踊躍自體之所作業,及心所有少分煩惱所纏覆故,總以內淨名顯之。 一切處有,何故初靜慮等不立內淨?答曰:初禪中,由尋伺門所引發故,雖有不說。 。《顯揚》第二云「內體遍淨」,故立淨名。如《顯揚》十九云:「念、正知、捨, :「內等淨以念、正知、捨為自性。」與前《顯揚》第十九卷文同。 知,於自內淨,其心捨住,遠離尋伺塵濁法故,名內等淨。」體如《大論》六十三云 淨
第三禪既離欲、尋伺、喜貪,何故不名清淨?義曰:以自地有樂故。第四定地雖 第二義:餘定不立內,於內門中,離沈浮,三法平等,令心品法淨,名內等淨也 問:何故尋伺於二禪說斷,非內淨等?以內淨通無漏故,又非障故,不說斷。內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一
7
0
0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