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8 - 唯識藏_28
P. 178
作意」,故知定地與作意數也。 故心得定者,名得作意」,定由作意勝立,從彼為名,如念住等。或此論云「由定地 「最初斷道,俱行作意,名遠離作意」,故知非慧。又可是定數,《對法》第一「是 有四對治攝,第二十八有四瑜伽相攝,第十一有四十作意攝七作意。 一、第三同此;彼第二以離生喜樂起有多少;第四、四種作意及四對治釋。其六十六 後瑜伽處〉者,即〈聲聞地〉有四瑜伽,第四瑜伽名後,即三十三卷。彼四復次:第 定,如應當知。 ,領彼所修作意修果。如為證入初靜慮定,修七作意,如是乃至為證入非想非非想處 察作意,安心於所證,遠離增上慢。由方便究竟作意,捨下品惑。由方便究竟果作意 作意,為所求義,發正方便。由遠離作意,捨上品惑。由攝樂作意,捨中品惑。由觀
八門分別:一、出體。古人以慧為體,能斷道故。今解:以作意數為體。此論云 等至建立中有三:初標七入八地,次別解七,後結釋麤靜相。初中,如〈聲聞地 又由了相作意,發希願心,為正了知所應斷、所應得,為斷故,為得故。由勝解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一
7
1
1
2
2